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激发企业活力,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强信用管理。对存在资质申请弄虚作假行为、发生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惩戒力度,依法依规限制或禁止从业,并列入信用记录。 根据《通知》,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要积极完善企业资质审批机制,提高企业资质审查信息化水平,提升审批效率,确保按时作出审批决定。自9月15日起,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地区不再受理试点资质申请事项,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企业因发生重组分立申请资质核定的,需对原企业和资质承继企业按资质标准进行考核。 《通知》明确,申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审批的企业资质,其企业业绩应当是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建筑市场平台”)上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A级工程项目,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绩应当是在全国建筑市场平台上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A级或B级工程项目。业绩未录入全国建筑市场平台的,申请企业需在提交资质申请前由业绩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认业绩指标真实性。自2024年1月1日起,申请资质企业的业绩应当录入全国建筑市场平台。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企业注册人员等开展动态核查,及时公开核查信息。申请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应满足《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注册建造师人数等指标要求。对存在资质申请弄虚作假行为、发生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加大惩戒力度,依法依规限制或禁止从业,并列入信用记录。企业在申请资质时,应当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注册人员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承诺,并授权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查社保、纳税等信息。要加强对全国建筑市场平台数据的监管,落实平台数据录入审核人员责任,加强对项目和人员业绩信息的核实。全国建筑市场平台项目信息数据不得擅自变更、删除,数据变化记录永久保存。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以实地核查、遥感卫星监测等方式抽查复核项目信息,加大对虚假信息的处理力度,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按照安徽省10项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省商务厅制定形成《放心家政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安徽省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家政服务行业管理体系。为突出成效,实现全省商务主管部门、家政企业、家政从业人员对政策及工作要求的充分落实,省商务厅组织第三方机构于近期陆续赴安徽省各市开展家政信用体系宣传培训和上门辅导工作。各市、县、区商务局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同志、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代表、家政企业负责人累计约600余人参与培训,实现十六地市全覆盖,开展场次17场,同时对33家企业开展上门辅导工作,送政策、送讲解到每一家企业身边。全省家政行业整体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踊跃学习,引发热烈反响。 本系列活动从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政策解读和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数据录入操作两个方面展开培训,详细介绍了参选省级优秀家政企业和服务员的申报手续、奖励政策和注意事项,就家政服务企业及人员录入统一平台如何进行注册和信息填报进行培训,解答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效提高了参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现场参会者专心听讲、积极提问,并纷纷表示培训之后将继续在信用建设群里增进信息共享和行业交流。 在系列“放心家政”工作推动下,安徽省已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录入企业用户600余家、家政服务人员15万余人,在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家政服务,为家政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促进了安徽省家政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和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近日,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办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旨在加强校外培训监管,使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办法》提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总体要求。规定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共同抵制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办法》明确实施机关,划定管辖权限。规定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依法按照行政处罚权限实施,分别对线下、线上校外培训的管辖作出规定。同时,根据中央《“双减”意见》精神,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办法》明确违法情形,规定法律责任。依据行政处罚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上位法和规章立法权限,明确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擅自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擅自举办社会性竞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等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 《办法》明确处罚程序,提升执法水平。注重与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的衔接,结合校外培训执法实际,明确立案结案标准、调查职权、听证告知情形、违法所得认定标准等,着力规范校外培训执法行为。 《办法》要求,校外培训主管部门要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压紧压实执法责任,保障校外培训执法取得实效。要求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公开通报机制、统计报告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既强化对处罚过程中滥用、超越职权等违法行为的监督,又督促执法机关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严查校外培训违法行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久久为功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北京宏科高软科技有限公司遇到一件难事,在外地进行招投标时急需信用报告,但却不知道如何最快的查询到企业信用状况,如果半天内拿不出信用报告,这单业务很可能就告吹了。公司工作人员想起来之前看到过官方宣传的小视频,介绍了如何查询企业信用、打印报告。经过搜索,找到了“信用小欣——企业信用如何查询?”的短视频,并据此顺利赶在招投标开始前提交了符合要求的信用报告。 为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信用提升行动。多维度强化信用培育,引导市场主体合规守信,为首都市场主体增活力、添动能。 开展诚信引导 营造重信环境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开展60余场信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私营企业家系列培训,打造“信用小欣”等诚信宣传品牌,向市场主体进行信用政策宣传、信用知识讲解,强化合规意识、规范经营行为。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守法倡议活动,号召全市813家取得市级CMA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自查,并签订《诚信守法承诺书》,从十个方面做出承诺,自觉营造规范健康的检验检测市场秩序。 便利信息公示 筑牢信用之基 北京赢家伟业科技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注册在海淀区的一家企业,在填报2022年度企业年报的时候,选择了首次推行的“多报合一”的方式来填报财务数据和社会保险数据。通过对比两种填报方式,“多报合一”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以前企业填报年报,需要向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提供数据。现在企业选择“多报合一”方式后,无需重复填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数据共享方式通过年报系统后台代入相关数据,自动读取已填报的相关数据。这实现了数据联动,信息共享,减少了企业查找、统计、整合、核对数据的时间,减少了填报的工作量,还有效避免了填报错误。 2023年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便利企业开展信息公示。通过个体工商户年报改革,减少个体工商户数据填报96万条;创新开展“多报合一”改革,通过“一口登陆、一键确认”实现“数据跑路”,全市37万余户企业通过“多报合一”方式报送年报,减少填报数据超过220万条,年报公示便利度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对外公示市场主体信息1.34亿条,获取企业信息更便利,社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强化合规建设 推进自律经营 北京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将遵守信用监管法规政策、守信践诺履约、遵守国家廉政法规等内容纳入企业合规建设内容,引导市场主体“知信、重信、守信”,陆续出台了《网络交易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合规指引(市场监管领域)》《北京市广告发布行为合规指引》《北京市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合规指引》《明星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北京市互联网广告企业合规经营指引》,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水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公布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2023—2024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地方申报、省厅推荐、专家评审、台账校验等程序,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16个地区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海淀区、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新区、上海市徐汇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福建省厦门市、江西省新余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郴州市、海南省三亚市、重庆市渝中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记者了解到,各试点地区的主要试点工作包括推进信用品牌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完善信用承诺制度、优化信用消费环境、促进信用信息共享等。 根据《通知》,各有关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委派专人负责,为试点地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对试点地区加强指导。各试点地区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编制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实施,按时反馈实施方案;坚持创新思维和系统观念,突出自身优势和地方特色,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深入推进试点任务;加强宣传引导,对试点工作中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宣传。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指导监督,开展监测评估,鼓励探索创新,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