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征信法治建设,践行“征信为民”理念,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是《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配套制度,与《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共同构成征信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依法从严加强征信监管,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促进征信业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总结近年来征信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规范与发展并重、机构监管与业务监管兼顾的原则,明确信用信息的范围,细化征信业务的合规要求,规定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法律责任,为依法合规开展征信业务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指引。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征信全流程业务规则。在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方面,规定信用信息采集的方式和原则,明确信用信息加工处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求,全面落实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异议和投诉等各项权利。在保障信用信息合法使用方面,强调信用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和正当性。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合规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画像、信用评分、信用评级和信用反欺诈等征信服务,应用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等活动。在保障信用信息安全方面,进一步强化完善征信内控制度建设、征信系统安全管理和征信机构人员管理等监管要求。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日前答记者问时表示,《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信息安全等全流程合规管理为主线,以明确征信业务边界、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为重点。 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是明确信用信息的定义及征信管理的边界。《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按照依法采集、为金融等活动提供服务、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等三个维度,将符合上述标准的基本信息、借贷信息、其他相关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的分析评价信息界定为信用信息。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个人征信许可;从事企业征信业务和信用评级业务应当依法办理备案。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定义的征信管理范畴不涉及非商业合作的信息服务。比如,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职责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个人或企业信息的,以及汽车经销商、房产营销中介等市场机构依法代金融机构收集客户信息但并不对客户信息分析处理营利的,不适用本办法。互联网平台开展助贷等相关业务符合征信业务定义的,适用本办法。 二是规范征信业务全流程。《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对信用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和使用等征信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信用信息采集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采集;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要对信息来源、信息质量、信息安全、信息主体授权等进行必要的审查;信息使用者使用信用信息要基于合法、正当的目的,并取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授权,不得滥用,等等。 三是强调信用信息安全和依法合规跨境使用。《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征信机构应当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明确信息安全负责人、设立专职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内部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安全内控制度,防范信息泄露。《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允许在保障信息安全前提下,在跨境贸易、投融资等经济金融活动中依法合规使用信用信息。 四是提高征信业务公开透明度。《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征信机构应客观展示对外提供的信用信息内容,建立评分类产品的评价标准,使评价规则可解释、信息来源可追溯。征信机构应将评分方法、模型、主要维度要素等向人民银行报告,主动向社会公开采集信用信息的类别,信用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以及异议处理流程等。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推进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严格执行质价政策,从速从严从重查处虚假收购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会议指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推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持续成效。开展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现实需要,是健全粮食市场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 会议强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全面完成专项整治各项任务,保障国家粮食收储和价格政策执行到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要突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时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行为的要求,在秋粮收购季节组织现场巡查,在收储完成时节组织检查库存情况,在轮储时节组织检查销售情况。特别是河北等13个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区域要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集中检查国有粮食企业和基层库点,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垄断行为、计量违法行为等。 二是要统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为做好今年秋粮收购工作,市场监管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深入开展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要严格执行质价政策,从速从严从重查处虚假收购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要主动做好行纪贯通。要本着对国家粮食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信息共享,提升专项整治效果。 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清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政治性、敏感性,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注重总结规律,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履职,强化监管,确保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初秋时节,湖北孝感应城市汤池镇方集村农户陶跃平正忙着在地里清沟退水,翻晒田土。过不了多久,水稻就要成熟收割了。陶跃平寻思:“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了,这100亩的水稻收割起来费时费事,还得花钱请工人来帮忙。不如买一台收割机,不仅自家能用,还能帮附近村民收割,多少能有点额外收入。” 一下子拿出几万块钱买收割机,对陶跃平来说并不容易。所幸的是,他在应城农商行的评级授星是三星级,可以授信15万元。他在农商行APP上申请了3万元贷款,填补买收割机的资金缺口,很快资金就到账了。“1万元的贷款一个月利息50多块钱,很优惠,而且随借随还,等卖了粮食就可以还清了。”陶跃平说。 陶跃平能轻松申请贷款,是因为平日在村里的良好信用。不管是否需要贷款,每个农户都有自己的信用“星级”,“星级”水平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和应城农商行客户经理共同入户调查,摸清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后评定,一星至五星的授信额度在5万元到30万元之间。有了星级,随时可以申请贷款。 一段时间以来,农民信用信息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备制约着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今年以来,湖北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推动辖内各银行机构开展整村建档评级授信,完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身份”。 据了解,“整村授信”工作机制的关键是信息共享。银行精准对接农户,收集他们的基础信息后录入系统、建立档案,然后主办银行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授信评级,确定发放信用贷款的额度。在这个过程中,农户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很多银行通过手机签约就能发放贷款。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表示:“我们力争从2021年起至2023年底,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授信‘应授尽授’,实现农户小额信贷‘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据统计,今年6月末,湖北省已实现“整村建档评级授信”的行政村11567个,覆盖率55.72%。截至6月末,湖北省辖内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683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增速14.24%,比全省法人机构各项贷款增速高出3.51个百分点。 良好的风险分担机制,既能让银行敢贷、愿贷,也能激励银行加强风险控制。目前,湖北省推行“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即当纳入湖北省再担保体系的小微企业无力偿还到期担保贷款时,省再担保集团、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分别按40%、30%、20%、10%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 “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担保,一旦有风险,由担保公司先代为承担还款责任,银行贷款风险就相对降低了。但如果代偿责任全部由本地担保公司承担,也会影响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在新的机制下,风险由四方分担,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增强了,担保覆盖面就可以扩大,银行贷款风险也能降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邓正旭介绍。 “三农”领域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自然灾害,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目前除了中央财政补贴型险种外,部分地区也会对当地支柱性产业提供保险补贴,但总的来说,保险覆盖面相对有限,要创新险种和服务模式,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障范围,加强政策性保险之外险种的保障功能。”恩施银保监分局局长姜涛说。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通告,自2021年10月1日起,要求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单位按照《山东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严格实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奖惩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得到激励,等级低的企业受到惩戒,进一步督促交通运输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诚实守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决策部署,按照“科学评价、奖罚分明、管用好使、震慑力强”的建设总要求,加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大格局。截至目前,全省交通运输21个重点领域(含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已有2264家在营企业通过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化平台完成注册,确定等级2195家,注册率、定级率分别占相应类别企业总数的99.74%、96.70%。对已确定等级的,严格实施对应等级奖惩措施;未注册或未确定等级的,按照安全生产信用C级管理、实施C级对应惩戒措施。(山东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共分五个等级:AA级,信用好;A级,信用较好;B级,信用一般;C级,信用较差;D级,信用差) 在对重点领域企业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等级管理的同时,山东省还对交通运输行业风险相对较低、规模散小的领域实施安全生产信用“重点关注名单”制度,发生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2个月之内累计受到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处罚2次及以上、不执行安全生产监管指令或不履行安全生产处罚决定、未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等六类情形的企业,将直接列入安全生产信用“重点关注名单”,实施D级惩戒措施。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督促全省交通运输各级各单位严格安全生产信用奖惩措施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奖惩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形成安全风险或负面舆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同时进一步做好与省有关部门的信息交互共享,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激励惩戒。
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四川大部分地区“天公作美”,圆月高悬、万里无云,点燃了众多游客的热情。尤其是在9月20日中秋小长假第二天的晚上,乐山大佛景区“汉服夜游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大批游客身着汉服、手提灯笼,在悠扬婉转的《春江花月夜》伴奏中随心漫步,仿若穿越了千年时空。 不过,这些游客大多数都不是资深汉服玩家。他们身上的汉服、手里的油纸伞,甚至旅伴手中的相机,都是在现场租的,获得这些旅行中的独特体验和珍贵回忆,他们连1分钱押金都不用付。 这是四川省内“信用游”的首次试点。今年中秋前夕,四川省文旅厅在“多彩金秋·安逸四川”信用游主题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由乐山大佛景区与支付宝、芝麻信用一起推出全省首个“信用游”体验区域,游客在支付宝搜“信用游”,在景区的住行玩都可以全免押金,汉服、纸伞、讲解器、照相机等也可以“先用后付”,十分便利。 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今年8月底发布的《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下一步全国各地都将加大力度推动“信用游”落地,而四川在“信用游”方面已经率先领跑。除了此次中秋乐山大佛景区的试点外,在与四川省文旅厅推广“信用游”的合作中,芝麻信用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888”信用服务标准,为游客累计减免100亿元押金。 旅游新姿势: 空手去、现场租 这个中秋小长假,不少前往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的人,解锁了一种旅行的新姿势:空着手去,需要什么现场租。 “没想到在景区还能这么玩。”从成都到乐山旅游的李女士就体验了一把这种出游新玩法。说走就走到乐山旅游的她,到了才发现这里在举办“汉服夜游会”,什么都没有带的她,却意外发现包括汉服、纸伞,甚至讲解器、相机等全套装备都可以在现场租,“非常方便,只要芝麻分在5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租,用完之后再给钱。” 空手而来的李女士能顺利穿上汉服,跟朋友一起开心融入夜游队伍,得益于乐山大佛景区在这个假期推出的“信用游”体验。“这个中秋,乐山大佛景区跟支付宝、芝麻信用一起,给广大游客搭建了一个‘信用游’体验区域。”乐山大佛景区相关负责人熊晓雪告诉记者,大家在支付宝上搜“信用游”,在这里的住行玩都可以免除押金,租赁各种东西也能在景区内享受到“先用后付”的服务,“这样不仅减轻了行李负担,也让游客在景区里有更多的创意体验。” 按照熊晓雪的介绍,记者也在支付宝上体验了一次“信用游”。在搜索进入“安逸四川·信用游”页面后可以看到,里面提供的免押租车、免押租物、信用住和芝麻GO四大板块几乎囊括了旅行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满足“芝麻信用分≥550分”这一条件就可以使用,整个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方便。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个人征信体系日益完善,各种信用服务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旅游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穷游也要高品质”“单反、无人机也能成为说走就走的标配。”这些当下年轻群体追求品质旅行生活的新方式正随着“信用免押”的普及而日益流行。 为了让更多游客在川旅游时享受到“信用游”的便利,四川省文旅厅也是“拼了”。在今年中秋节期间上线的“安逸四川·信用游”服务,就是省文旅厅与芝麻信用一起,联合哈啰、一嗨、华住、洲际、杂货店、人人租等一批具备优质信用服务能力的租车、酒店、租物等领域服务商共同推出,不仅在支付宝端设计了四川信用游专区,还专属定制了晴天租车免单、乐山中秋信用游、汉服讲解器等免押租活动,这也成为今年中秋小长假出游最大的亮点之一。 “信用”之下的 旅游新格局 今年中秋在乐山大佛景区成功试点“信用游”,其实是整个旅游行业在“信用”推动之下加速变革的一个缩影。 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艰难度日。“前段时间的暑期黄金档,因为南京机场疫情影响,几乎没人来。”四川九寨沟景区一家民宿负责人说,当时疫情暴发之后,原本预定满房的8月档期,几乎一天之内就被全部退订,而这样的场景在疫情期间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降低旅游的门槛、重新调动大家出游的积极性,成为了行业振兴的重中之重,而通过前期芝麻信用在免押租车、住酒店等领域的尝试来看,通过“信用游”确实可以充分降低旅行消费门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消费。 “有了信用免押,出去玩租车的频率明显增加了。”热衷旅行的成都市民王先生说,过去在一嗨租车等平台租车,需要缴纳2000元的违章押金和3000元的车辆押金,总共5000元的押金在归还车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全部退回,着实是笔不小的负担,“现在只要芝麻信用分在5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租车,方便太多了,租车的意愿大大增强。” 王先生的这种感受并非个例,根据租车公司提供的数据,在开通芝麻信用免押金之后,租车下单的转化率提升了超过60%,增长非常显著。不仅如此,酒店业、租赁业也都从“信用游”中尝到了甜头。数据显示,酒店使用芝麻信用住,用户的净推荐值满意度提升了超过30%,同时酒店放弃预订率相比到店付降低了20%;跟芝麻信用合作4年的人人租,通过芝麻免押能力解决了其过去在相机、无人机、移动wifi等旅行热门租赁品类上的押金门槛高这一痛点,4年时间内用户量增长了10倍,交易订单量增长了15倍…… 除了在游客端降低门槛、增加消费积极性外,“信用游”也在商户端推动服务升级。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下一步将在旅游行业中培育“信用品牌”,鼓励和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在文化和旅游消费领域打造一批品牌化、明星级的信用应用产品与服务,优化消费体验,推动形成信用品牌培育机制。 这些优质的信用品牌有望在下一步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在四川省文旅厅的规划中,未来全省各大景区将会支持更多免押商户的入驻和布点,例如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共享汽车从酒店到景区,共享两/四轮自行车景区漫游等,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体验。 未来三年 四川信用游实现“888覆盖” “选择乐山大佛景区作为省内‘信用游’首个试点景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四川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乐山大佛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当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魅力,将这里打造为四川“信用游”标杆示范区,无疑将为下一步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而根据四川省文旅厅的规划,在未来三年内,与芝麻信用合作的信用游将作为四川省旅游服务的重点模式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其中信用住将在四川覆盖80%的酒店,免押租车覆盖全省80%的地区,免押共享服务覆盖全省80%的景区,在实现“888覆盖”的同时,借助于芝麻信用的合作,在这三年时间内将为四川省游客减免押金100亿元。 “对于四川旅游的发展,这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价值。”就四川旅游大力推广“信用游”,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梁学栋点了赞。在他看来,四川“信用游”的推行,对于提升四川省旅游消费体验,培育形成旅游业信用品牌,丰富适合四川旅游市场需求的信用产品和服务供给都非常重要。 未来,随着“信用游”在四川的逐步普及,无疑将有更多人体会到“轻松来四川、信用游四川、安逸逛四川”的优质体验,让每一位来四川的游客都能带走美好的回忆。 在梁学栋眼中,四川持续推动、全力发展好“信用游”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行业本身,更将成为传统信用体系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型应用示范,“四川省旅游业的信用体系构建是数字中国背景下四川省重点领域的一项创新示范工程,对于四川省其他行业的信用交易市场环境建设,形成社会治理信用共识与构建诚信市场秩序都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