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税获贷”,这是广东许多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渠道。2015年以来,广东税务部门联合各银行机构,为纳税人提供纯信用金融信贷,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获悉,2020年,广东“银税互动”项目已累计发放贷款1402.09亿元,与往年相比增长21.7%,惠及企业20.50万户。
疫情期间,基于纳税信用信息的纯信用贷款,给小微企业“贷”来新发展。
成立于2007年的广州市裕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文科技”),长期致力于教育、能源、房地产等众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裕文科技负责人卢爱丽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项目急剧减少,而公司在研发和员工开支方面要持续投入,因此对现金流的需求较大。
2020年年底,裕文科技通过在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云税贷”,按照纳税信用等级折算成一定的抵押,在银行快速拿到300万左右的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像我们这种做硬件的企业,资金积压比较严重。疫情期间,大家都很困难,我们有很多款收不回来,而我们也要开支,资金周转不过来。‘云税贷’对我们业务有很大帮助。”卢爱丽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经营情况较去年已有所好转。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与广东税务部门合作,推出专门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云税贷”产品。借款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申请贷款,无需任何抵押。银行根据企业近两年年均纳税额测算额度,单户最高额度为300万元。
“广州很多小微企业没有抵押物,我们只能通过‘云税贷’帮他们做贷款。即使企业有房产也不愿意抵押,因为‘云税贷’全部是线上办理,流程比较简单,资金可以当天到账。”中国建设银行羊城支行客户经理陈恒说。
在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记者日前看到,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容纳了四百多个工位,这里不仅有共享会议室,还有茶水间、打印区、健身区等。
广州国创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孵化器”)总经理张建文告诉记者,公司可以给小微企业提供资源和平台,让它们快速成长。“对于初创企业,我们前期主要做培育。这里一个工位一年只用花几千块钱,我们还会经常开多场沙龙,帮助企业推广自己。”